随着中国各地零售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市场对外贸零售企业的全面开放及各类超级市场的异军突起,给曾经属于零售业“霸主”的中国百货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业态演变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数量。大卖场、大型超市的产品数量(尤其是日常消费产品)远远胜过百货店的产品数量,严重冲击着其最终的销售。特色的专卖店扮演着品类杀手的角色,如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的出现,让百货商场的电器销售毫无优势,也使百货商场的经营范围受到了挑战和制约。二是价格。
百货店的产品价格偏高,而广大消费者当前更喜欢到大卖场、超市去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三是大卖场、超市都先后开设了生鲜食品专柜,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所需,分流了客源,而百货店因定位的不同受到重创。四是地理位置与店数。百货店的地理位置主要选择在商业中心区,离消费者居住的地方较远,店数也极为有限,像王府井百货、天河城百货、中华百货等均为单一店,而超市、便利店则更多地建在居民小区附近,有利于上班族下班回家时顺便就近购物,拉近了消费者与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终端店的销售距离,使百货店失宠于广大消费者。

标签Tags:
关键字:
网购热潮,百货业发展瓶颈,中国各地零售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