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断试错。因为即便试错,以搜索引擎为盈利与战略核心的基础业务也并不会动摇,这个逻辑也同样可以对应到国内百度对于智能硬件广泛的战略布局策略。
而谷歌无论在智能硬件、未来科技或是智能手机硬件等领域的布局,即便无收成,谷歌在搜索引擎的核心业务也几乎无人可撼动,从目前来看,Google的收购类似于一个环绕的星系形状架构,外围构建护城河,核心基地稳固之后,开始向外扩不断扩殖,扩大疆域范围与想象空间,各个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也非常明显,基本上梳理出了一个难以颠覆的宏大帝国的基础模型。因此谷歌探索新科技的步伐更为稳健与轻松,也并不执着于去针对短板的布局,并可有更多精力与时间来不断投资布局智能硬件、生科技物公司、太阳能公司等,这么来看,下一个入口与科技创新无疑更有可能会被步伐更为稳健,更具开放生态与科技探索精神的谷歌抓在手里,当初慧眼拿下Android,也证明了谷歌收购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而苹果与谷歌的野心都在于连接一切,这与国内BAT在战略上其实也不谋而合。相对而言,苹果连接一切的基础在于硬件的销量能否圈住更广泛的用户,因为苹果硬件作为iOS系统的基石,硬件在用户上的占有量是iOS系统连接一切的基础,危机感更重焦虑更深也是必然。而前面提到,谷歌的Android体系的开放性,使得硬件厂商的总能量与总实力与总用户可以保持恒定与基本平衡,而谷歌连接一切则在于Android系统为纽带,谷歌搜索引擎搭建的互联网平台作为服务基础,可将技术、服务、用户开放给更广泛的软硬件厂商,基于本身的大数据与互联网根深蒂固的技术、用户、服务与平台优势,着眼于未来科技连接一切便有了更多想象空间,在未来,谷歌前景更为可期。

标签Tags:
关键字:
苹果谷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