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业当成玩的一种游戏不成功都难,让我们来看一下一家寿司小店如何月入30万?
好玩的线下趴踢
肥虫其人学平面设计出身,卖过服装、鞋子,也开过家居公司、广告公司。一次西藏的旅行之后,肥虫突发奇想在厦门开了“有料”,一切为了好玩而来。有料所有的活动,从策划构思、文案撰写再到美工设计都是肥虫一个人完成,可谓信手拈来:
年前,大家纷纷抱怨自己的二逼公司没有放假的时候,肥虫推出了“晚归不怕来有料”的福利,任何人凭借春节前四天的机票车票来店里消费,统统打折以示慰问;三月八日前一天女生节,肥虫在店里办了一场举“举哑铃大赛”,这场趴踢的主题叫做“做自己的女神”,引来无数围观与掌声;肥虫常年欢迎有手工活的朋友来店门前摆摊,他免费提供场地、茶水,亲自帮忙吆喝,增添品味、招徕客人、结识新友,一举n得……
当然,肥虫最大的优势在于顺时而动,闪电出击,第一时间放大热点,迅速形成二次传播:汪峰苦逼的时候,立刻有“帮汪峰上头条,肥虫为你买单”;茶叶蛋蹿红的时候,瞬间推出“免费派发茶叶蛋,每天早上做土豪”;文章出轨之后,秒速推出“伊利体”特色桌签,声情并茂地写道:“贪吃怕胖/坎坷吃货路/且行且珍惜/真重!”“管他妈谁/出过轨劈过腿/依然相信爱情/相信自己/很有料!”
好玩的线上圈子
肥虫从来不主动诱导店里的客人转发相关的微博、微信,有料的一切传播行为都是自发产生的。当然,肥虫也不喜欢“粉丝”这个词,他认为有料的客户已经超越了粉丝,是一群能持续消费、自发组织的忠诚朋友。他们不仅主动传播有料美食的信息,还会主动献出很多“额外的爱”——就这样以有料为中心,喜欢有料的朋友自发形成了一个好玩的圈子,组建了微信群,并能自发的组织线下活动。
一群爱玩的人组成的微信群自然格外好玩,有料的线上圈子无需专门运营也一直保持着超高的活跃度:
有时,群里成员会心血来潮,都换成和肥虫一模一样的头像,以致发言的时候“乱搅浑水”“不分彼此”;每晚11点半,肥虫像楼长一样查房,熄灯倒计时,逼迫大家准时睡觉。后来,成员越来越多、一个群容纳不下时,有料的朋友们又主动分成了“大房群”、“二房群”,线上线下互动频繁,以目前这个增长的速度,“小三群”也指日可待。
当然,线上的欢乐圈子,也终会回到线下,形成一个小闭环。线上圈子里经常自组织一些自带酒水吃喝的小趴踢,难怪有料的店面永远都是宾客盈门。
好玩也能赚大钱
有料美食已经从普通餐饮业单一的贩售食品模式,转向1+多种周边产品赢利的复合模式。目前其第一款产品“有料定制手机壳”已经上市,此等装备一上手机即可证明自己是有料加V认证小伙伴,可在有料呼风唤雨、占尽好处。
就有料目前用户的增长和黏性,已经初步预示出它的行业地位和号召力。有了数量可观的忠诚消费群体作为朋友,有料只要继续玩地出新、出彩,就一定可以继续火爆下去,更多的商业合作将会纷至沓来,变现渠道将不再成为问题。
有料美食不仅仅是一家寿司店,还与一切好玩有关。掌柜肥虫和有料美食的小伙伴共同组成了有温度的社群,其互动与传播点直击80、90后与生俱来的“玩性”,把美食玩成了体验,把粉丝玩成了社群,把赚钱玩成了享受。生活有料,为好玩而来——夸张地说,有料,连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步会有什么惊喜。

标签Tags:
关键字:
事业当成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