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奈尔一案,可说是2011年315前夕网络打假的第一大案。2011年3月7日,广州市芳奈服饰有限公司因淘宝未审核第一被告资质便允许其开设旗舰店并销售芳奈尔产品,而起诉淘宝C店及商城售假一案在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一审开庭。
淘宝C店售假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百度搜索“淘宝 假货”,就有1600多万条信息。而号称“品牌正品 商城保障”的淘宝商城则试图通过B2C平台的形式抹去淘宝在消费者心中的假货阴影、树立“正品”形象,这也是淘宝独立上市计划中的一步棋。
然而,淘宝商城却并未能真正实现“品牌正品 商城保障”,虽然2010年的投诉率在下降,但是依然有消费者投诉淘宝商城卖假货。为何淘宝商城高举打假的旗帜,却仍难以摆脱假货之伤?
为了限制假货流入商城,淘宝设置了相对较高的门槛,需要企业提供相关商标注册证明、质检报告、授权证明等资质报告。严格的审核程序,让淘宝商城在限制假货方面略有成效,但若说已经能够完全杜绝假货,仍为时尚早。
某宁波网商对亿邦动力网表示:“淘宝商城在入驻程序上的资质审核,其实就像是打开淘宝商城这扇门的钥匙,无论手拿钥匙的是不是房子真正的主人,他都能毫不费力的打开它。也或许,他的这把钥匙是偷来的、抢来的,不过这不重要,因为淘宝不会去关注这把钥匙的来源。”更有知情人士透露,假借其他公司资质在淘宝商城开店的商户并不少见,细查一些商家的发票就会发现,抬头所印公司的经营项目与该店铺并不相符。
曾有买家反映,其在淘宝商城某数码产品专卖店购买了一款MP5,仅仅使用一天,屏幕就坏了。在找卖家退换货的过程中,买主发现这家号称“正品联保、有正规发票”的网店所提供的发票上写着“XXXXXX商贸有限公司”,经调查了解,发票上的公司是卖酒的,与该网店经营项目完全不符。
入驻审查程序虚设,商户挂羊头卖狗肉,这已经成为了淘宝商城的一大硬伤。

标签Tags:
关键字:
淘宝商城程序把关不严出现假货,淘宝商城假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