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传统的外贸出口模式下,中国制造已进入到“微利时代”,中国企业越来越缺少议价权。
支招:传统的外贸企业,可以把一部分信息网站转化成交易网站,或者是从交易平台入手,通过网购的方式,在海外创立品牌,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夺回一部分的产品定价权。
潘建岳:金融危机后,虽然国际市场的蛋糕比原来变小了,但中国企业的机会反而是增多了,关键是如何把优质的“中国制造”推出去。其实,“微利”之于中国制造是一直存在的问题,这种格局难以改变的最深层原因是,中国缺少一批有责任感、生产优质产品的制造企业,中国制造还缺乏良好的品牌形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培养属于中国自己优质的品牌,建立好在国外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时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机制和强大的政府支持,后者是中国优质企业生长的土壤。只有内部和外部同时给力,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制造的强大。
顾牧琛:之所以说进入微利时代,一是因为多数外贸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二是没有自己的渠道。美国零售行业在预测未来时表示,传统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模式终将会消失。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子商务的方式则直接可以把制造商和最终用户连接起来,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其中的一些供应链环节,从而将中国制造商的利润最大化。比如,我们完全不做国内的电子商务,而是帮助客户做一个垂直的、直接面向国外的平台,从而最大程度上让客户获取商务信息、定价权等,这样的出口生意才能实现突围。
李衍升:通过网购的方式,可以帮助一些中国企业在海外创立自己的品牌,那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夺回一部分的产品定价权。对于传统的外贸企业而言,如果要调整商业模式的话,可以把一部分信息网站转化成交易网站,或者是从交易平台入手,比如考虑在eBay上或者在敦煌网上开店;也可以把公司的网站做一些改变,比如一个卖手机周边产品的企业,其官网上原本都是企业简介和产品介绍,如果嵌入一些支付工具,则可以把官网直接变成一个交易平台,从而让国外的买家在网上直接下单。
罗民:大量的外向型制造商均转向国内市场,其实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电子商务做直销,对外贸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较快捷、成本较低、风险可控的尝试。这样不仅能越过国外品牌商和大买家的限制,直接销售“自有品牌”,拿回产品的市场定价权,获取制造环节以外的贸易等其他环节的利润;还可以开拓一个传统贸易模式之外的新型网络销售新渠道,从而减少对大买家的单纯依赖。
林雅志:走低价永远都不是长期的策略。如今是网络时代,企业完全可以绕过所谓的中间商,绕过外国的贸易商,直接进入海外市场,进行终端贸易,从而扩大我们的利润点。有人会说,直接进入海外市场,需要动用的资金或人力都相当大,或者说直接进入海外市场所存在的失败风险比较大,但是中国有句古语叫:富贵险中求。作为大商家,你要想拿到最大的利润,你就必然要冒一点风险;而对于中小商家,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寻找到终端的零售代理商,这样不仅能适当地扩大利润点,还可以知道自己的产品在对方国家是否有市场。

标签Tags:
关键字:
外贸出口,外贸出口模式,摆脱微利困扰,传统外贸出口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