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宁波鄞州区科技局组织的“科技孵化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辅导培训会”在鄞州区委党校举行,去年已从鄞创科技企业孵化器毕业的宁波易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斌在静静地听课。
虽然各项条件完全符合“毕业”标准,但为了学到更多东西,唐斌主动请求“留级”。
如今在鄞州区,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把鄞创孵化器当成了“娘家人”。这个“娘家人”,8年来已帮助56家孵化企业成功“破壳”。
2009年,唐斌拿着一纸计划书,带着他的“数据仓库”项目,以50万元创业基金入驻鄞州科技企业孵化器。3年时间,孵化器给予的“适宜温度”和“营养”让唐斌的梦想破壳而出,如今“易贸”一年营业额达500多万元,并获得“宁波市电子商务前十企业”称号。既然可以成功“毕业”,缘何还留恋在孵化器不肯离开?“常来娘家坐坐,能消除我孤军奋战的感觉,未来方向更为明晰。”唐斌说。
创业初期,内外患交加的“易贸”曾想转行做外贸。当唐斌把这一想法告诉孵化器内一起创业的各个领头人时,反对声一片,并纷纷向他支招如何渡过难关。其中,鄞创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小波的一句话让唐斌至今难忘:船小好调头没错,但遇到困难就随意调头,永远到不了目的地。2010年,在鄞州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易贸”顺利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50多万元扶持资金下拨后,公司立即招兵买马,员工一下子从5人增至20人,企业从此走上了稳健发展的道路。
“鄞创孵化器是‘中青华云’的摇篮,没有它,我的梦想不可能实现”。说这话的是宁波中青华云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当家人翁时锋。2009年底,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他带着搜索引擎“舆情快递”项目来宁波寻找合作伙伴,并正式入孵鄞创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初期缺少资金,孵化器免费提供的50平方米办公场地以及20万元启动资金,帮助他们顺利开了工。“真有一种雪中送炭的感觉。”
两年多来,孵化器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类信息,并帮助企业建立档案资料,“中青华云”先后获得两项市创新创业基金、一项浙江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国家级科技部中小创业基金,前不久还顺利入库“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名单。
翁时锋说,“舆情快递”项目的底层框架特别大,费时又费力,孵化器提供的三年扶持,最终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时间。去年公司营业额达500多万元,今年还有多个项目有望发力并出成效,顺利“破壳”指日可待。
如今,鄞创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的各种沙龙、培训越来越受到入孵企业的欢迎。宁波非零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梅继赟说,这个圈内有不少前辈和榜样,借鉴他们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而且沟通交流中,创意灵感往往一触即发。
2005年成立至今,鄞创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236家,在孵企业147家,累计“毕业”企业56家。2011年所有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销售总收入超3.8亿元,累计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其中14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或成果转化取得知识产权70项。(林幼娟、齐伟光、刘华)

标签Tags:
宁波鄞州
56家
企业
关键字:
宁波鄞州区56家入孵企业成功“破壳”?真实情况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