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B2B如此受伤?
我相信阿里巴巴能为维护价值观做出牺牲,如同党中央必须持续坚决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以维护国家和法律尊严。但无论怎么说,无论多少人辩解,股价持续“不行”都是阿里巴巴B2B及其执行团队受委屈的核心原因之一,不理想的股价盘旋了3年,换个新CEO和新故事,重新点燃希望是理所应当的。况且,阿里巴巴股票不涨真的是业绩不行吗?卫哲同志离职前一日,市值尚有800万港元,市盈率70倍,对比微软11倍市盈率,IBM14倍市盈率,全球电商老大亚马逊70倍市盈率,阿里巴巴和带领它上市的卫哲够威武了!只能说,不是大哥不行,是老二老三太猛了!不是业绩太差,是曾经的股价和欲望太高了;不是股价不涨,是兄弟们拿到期权或购买股票的时间太晚了!
为什么B2B电子商务网站在欧美没成气候?
每年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大会”,亿邦动力网都会梳理一次全球的B2B行业网站,截至到2011年4月21日深圳,都6届了,欧美地区还是多找不出几个像样的B2B网站。连网络和信息化水平这么高的欧美,都没有B2B电子商务产业,中国B2B还有什么希望?
我们可以想一想,美国有多少制造业?整个第二产业在美国GDP中占比约15%,绝对值也没有中国高,且多为工业原材料采购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环保、机械等制造业;另外,约占6%的批发贸易,多从中国及其他国家进口。所以,我们看到,没有强大产业支撑的美国的B2B服务业相对较小,他们面向制造业企业提供B2B电子商务服务的明星网站是MFG,为机械制造业深度提供专业的工程设计和非标准件加工采购服务;他们稳定的供应链上跑的是EDI数据;他们的批发贸易企业用GOOGLE、环球资源或者中国的阿里巴巴、中国制造业和环球市场等B2B网站。
为什么坚信中国B2B有希望?
先看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GDP的46%是由第二产业创造的,增加值19万亿元(GDP总量为40万亿);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1.6万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4万亿美元,增长38.7%;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1万亿美元,增长27.3%。其中出口7403.3亿美元,增长26.2%;进口4174.3亿美元,增长29.5%。
数据揭示:如果算上B2B批发贸易服务业,B2B电子商务要服务的目标客户占中国GDP的50%以上,占外贸进出口额的37%以上。
有人会说,中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占比会越来越小。我们想说的是,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50%,10年时间相对占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绝对值从4.5万亿上升到19万亿,且中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欧美国家一样依赖百分之十几的第二产业支撑10多亿人口和海量的服务业。
还有人会说,欧美进出口市场在衰退。我们想说的是,老牌市场衰退,但总额持续增长,新兴市场增长强劲,2010年,我国与东盟、印度、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其中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927.8亿美元,增长37.5%。同年,印度成为我国第10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617.6亿美元,增长42.4%。此外,我国与澳大利亚、巴西和俄罗斯双边贸易总值分别增长46.5%、47.5%和43.1%。
希望啊,希望!
不是中国B2B没希望,而是中国的B2B网站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服务由深层次产业链服务和新兴市场启动的第二轮电子商务需求,我们还需要在简单信息服务和疯狂电话销售模式中“飞一会儿”,既有成功的惯性也决定了B2B网站的深度创新和市场转型是痛苦和艰难的。
此时此刻,又一个黎明前的黑暗里,我们更需要追寻变革出路!
此时此刻,又一个十年前的彷徨中,我们更需要坚定B2B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