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介绍:5S的含义、5S的推行理论、5S之精髓
1、5S的含义,其本质就是:
整理—空间效率化原则;
整顿—时间效率化原则;
清扫—找出问题根源,预防问题产生;
清洁—标准化原则;
素养—5S始于素养,终于素养。
也就是说,通过第1S让非必需品撤离现场,使空间及其效率最大化;通过第2S后,让物品规范摆放,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可取得所需物品;通过第3S,在“清扫就是点检”的理念下,获得很多“意外收获”,并找出问题根源以解决,预防问题产生,前3S是动作,是重要过程;到第4S时,已经没有现场动作,只是结果,所以,第4S就是将前3S进行文字化、标准化;单独把5S从诸多的管理模式中拿出的话,其终极目的就是第5S——提高人的品质。
2、5S的推行理论或原理或5S之精髓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优秀的工作质量及产品质量取决于三个方面:品质文化、管理体系、人的能力。
品质文化就是在企业中形成按规定作业、追求优质、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做事风格,如果不树立良好的品质文化,无法得到或保证工作质量及产品质量的优秀及稳定。
5S能培养按规定做事、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从而提升人的品质和产品品质。
那么,如何通过实施5S来实现这个目标呢?这就牵扯到5S的推行理论或原理了,在其他书籍的介绍中,大多采用源自日本的“三化”学说,我认为,“三化”尚不能全面诠释5S之精髓,在此基础上,我加入了“制度化(或标准化)”、“规范化”而成为“五化”原理。
何谓“三化”学说、“五化”原理?前者就是“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而后者在“三化”学说的后“两化”之间加入“制度化(或标准化)”、“规范化”,做了进一步的细化。

标签Tags:
企业管理
关键字:
企业管理5S含义,企业管理5S推行理论,企业管理介5S之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