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膨胀的时代下离岸注册怎么做?拿到美元投资,到美国上市,唯有通过注册离岸公司并设置离岸架构,这种模式在西方国家沿用多年,业界对此早已心照不宣。离岸公司的定义中提到,“在离岸地或离岸中心注册的商业组织但不在当地经营,同时在登记、监管、信息披露、税务、管理和国际义务方面享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政策”,其中的离岸地指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百慕大等,而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中国香港也被囊括在内。
究竟有多少公司在为创业者提供这样的服务?几乎没人统计过。即使是身处行业多年者,对同行的信息也并非完全了解。刘研在2003年创办了上海天一企业登记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一”),主营业务从国内、国际注册一直做到离岸架构,“中国每个季度注册到英属维尔京群岛,也就是被业界称为‘BVI’的公司数量大约是8000家左右,注册到香港的数量在5位数以上,每个典型的新浪架构都会衍生出好几家BVI、香港、开曼公司。”
实际上,注册到离岸群岛的最主要原因来自外汇管制与合理避税。简单来说,“新浪架构”就是自然人控股的BVI控股一个开曼公司,后者再控股一个香港公司。这个架构从根本上解决了融资问题——外方决定投资中国的内资公司,外币无法直接进入,而开曼群岛、百慕大、维尔京等地区普遍对豁免公司没有外汇管制,只有通过在海外搭一系列的架构才能把资金合法引入。
其次是合理避税,产生盈利分红的时候会层层上分并最终分到个人,离岸公司只需要每年收取定额税款,而香港跟国内有双边税收协议,主要征收利得税,在香港以外获得的海外利润无须缴税。
最后,选择对文件要求更高的开曼作为融资和上市的主体也能避免法律风险。被投公司在上市前递材料时的身份是投资控股公司,只要股权架构图中能够显示这家在商业模式与净利润等条件合格,可以为母公司输送利润的公司,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具有上市资格。

标签Tags:
公司注册
关键字:
离岸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