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并不是妈妈网的创始人,却因为“妈妈网的魔力”而放弃了稳定的日化企业的管理层职务,独资支撑了这个曾经被视为很难有盈利希望的网站3年之久。刘颖回忆,2005年初她的朋友们建立了一个QQ群,是妈妈们、准妈妈们加入聊天的群,聊怀孕、生产还有养小孩的经验,交流一些信息,后来人多起来了就建设了网站。随着网站的会员越来越多,由于没有独立的服务器,技术支持方面没有专人运作,妈妈网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作为会员之一的刘颖和大家一样常常为了不能登录广州妈妈网而苦恼,而无力继续运作网站的朋友此时也萌生退意。
妈妈网在广州,一个妈妈如果遇到孩子发烧,在常规的物理降温外,也许她并不会急着把孩子送到医院,而是在广州妈妈网上发个贴求助。热心的网友们会给出各种各样的药方,包括广州本地特有的中药疗法如蝉蜕煲冬瓜水,还会有人详细列出广州哪些医院的医生擅长调理幼儿频繁感冒发烧的症状,并细致地把开诊时间都列出来。而卫小姐的经历更是印证了这个本地社区网络的魔力所在:她在中介处放盘1个半月没有卖出的学区房,在妈妈网发帖售房一天后就找到了买家,并且售价比中介开的价高出5%。
在广州,几乎所有上网的妈妈或者准妈妈都多少知道这个网站—— 广州妈妈网。只看名字会以为这里只是妈妈们交流育儿心得的小圈子,但实际上几乎妈妈们关心的所有生活消费类信息都可以在这里交流。经过几年的培育,广州妈妈网这个曾经被誉为“广州最火的女人社区”已经在全国40多个城市落地开花,预计年底会员数将达到600万人。广州地区会员人数超过 60万人。
另一方面,妈妈网则与众多中小商家开始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收取年费或月费的方式,为其提供分门别类的信息发布平台,让他们通过为会员提供服务的方式来推广业务,并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避免其对会员的正常交流造成打扰。同时还提供例如团购、淘街市等线下活动,作为增强用户黏合度的实惠方式。而且会员们对商家的点评无论好坏,基本不会被屏蔽。
这种模式符合长尾理论:妈妈网通过高效的垂直传播模式,联合了供给与需求,为小商家们提供低价高效的宣传渠道,为会员提供更多实用信息。每个中小商家虽然交纳的费用不多,但汇聚起来金额也比较可观。
2009 年妈妈网开始有了广告收入,并在当年实现了收支平衡。2010年妈妈网的营业收入开始爆发式增长,达到2,000万元。2011年6月获得了腾讯的 5,000万元风投,预计今年营业收入会达到4,000万元,而会员人数则从年初的400万人在半年内增加至600万人。
广州妈妈网最大优势,在于长期圈住了“妈妈”这个掌握消费控制权的群体,全国会员总计600万人,活跃用户占60%。每天发新帖接近20万个,其中如北京、天津等分站,每天的发贴数也有1万- 2万个。
妈妈网开始在全国复制成功的模式后,刘颖的下一步设想是在技术和推广方面提高,腾讯也会为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以及用类似QQ空间的方式为其进一步打开在公众方面的知名度。妈妈网还像新浪乐居一样,开始把装修家居板、房产板、汽车板、购物板等子板块独立出来,将服务进行更细化的延伸。而在发展目标方面则初定每年营业收入要翻一番,5年内收入达到 3亿元左右。不过妈妈网目前的战略目标还是推广,而不是尽快盈利。

标签Tags:
关键字:
广州妈妈网,本地化生活消费社区,中小企业新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