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之所以呈现纷繁乱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新生行业目前缺乏透明度,许多企业并不熟悉,相关行业服务规范和标准尚未建立,网络推手乘机浑水摸鱼,抢占微博营销阵地,从中牟利。
业内知名人士酒红冰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博营销刚刚起步,有些人暗箱操作弄虚作假,不仅忽悠网民,还欺骗企业,把微博营销当做敛财工具,扰乱了市场秩序,迫切需要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予以规范。
眼下,一些企业负责人开通企业微博后,急于提高粉丝数量,网络推手于是投其所好,宣称短时间内可以聚拢相当数量的粉丝,而且收费低廉。记者联系了几家网络公关公司,他们称每月3万元就能招揽几万真实粉丝,有的企业甚至称花1万元就可以拉来5万粉丝。但是,据了解,依据目前微博营销的实际操作经验,如果运作得当,通常情况下,企业微博在一个月内能够聚集的真实粉丝数量也就是几千个。
酒红冰蓝坦言,这些所谓网络公关公司实际扮演的就是网络推手的角色,他们敢于低价向企业兜售粉丝,其实是购买僵尸粉丝充数。企业一旦轻信这些网络推手,会严重影响企业微博的宣传效果。虽然粉丝数量猛增,转发率高,评论多,但是对企业产品的销售并未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微博营销收效甚微。
目前,如何考量评估企业微博推广效果,并建立一个可以参考的行业标准,以此增加微博营销行业的指导性和透明度,成为业内反复讨论的热点问题。酒红冰蓝介绍,考核企业微博的推广效果,主要涉及3个方面:一是传播范围有多大,即转发率高低;二是互动性强弱,即回帖数量;三是真实粉丝的数量。企业微博真实粉丝每月增长率是5000到1万个,一个帖子转发1万次,评论500次,这是目前很多微博营销从业人士认可的参考标准。如果有了行业指导标准,网络推手口无遮拦地吹嘘也就不攻自破。
规范微博营销的另一个难点——如何收费也需要形成一个指导性标准。针对不同行业、企业,比如快速消费品、金融、房地产、汽车等,微博营销的运作策划难度各有不同,收费也应该有所区别。

标签Tags:
关键字:
微博,微博营销,微博推广,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