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社会地位日渐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缓解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一方面需要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苦练内功;另一方面,需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
就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而言,广大中小企业要适应世界产业发展的大势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强对市场机会的捕捉能力和把握能力,及早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着眼长远,努力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养新的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以特色产业或优势企业的产品品牌为龙头,以中小企业专业化合作和协同创新为特色的产业、产品配套链。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科技成果,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就体制机制环境而言,一是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应继续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提供担保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可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弥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匮乏;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可完善各省市的产权交易所功能,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转让企业资产、出让一定股权等方式获得资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产权融资提供坚实平台。
二是要积极培育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体系可以从信用信息平台、信用管理及失信制裁角度予以完善。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担保审批过程中,应注重信用类型、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能力的评价。要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
三是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可以借鉴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经验,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有效实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一目的。可考虑设立类似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分地区甚至分行业设置中小企业信用合作社,由中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在入股成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主要为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应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可以考虑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抵押物的范围,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扩展融资渠道。广大金融机构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抵押物的品种,例如应收账款、专利权、股权等,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监管体系、鼓励商业银行调整战略,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可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广泛搜集企业各类信息,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全面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与此同时,还要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发挥其信贷桥梁作用,促使科研单位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姻,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大对企业的软投入。银行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过程中,还与众多的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促进和鼓励科研单位同中小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指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发展“专、精、特、新”项目,将有利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问题,促进新产品的开发,从而缓解融资难问题。

标签Tags:
关键字: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金融,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