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自称IT从业人员“转圈圈”的一条微博,引来无数人转载和围观。
据报道,阿里巴巴集团、雅虎以及软银昨夜宣布,三方已就支付宝转让达成协议,持续近4个月的支付宝转让风波,终于画上句号。
在数十亿美金面前,马云、杨致远、孙正义之间的恩怨情仇也变得烟消云散。
至少20亿美元现金补偿
根据阿里巴巴提供给本报的新闻通报显示,此次由阿里巴巴集团、美国雅虎、日本软银三方主导的最终协议规定:三方同意已经成为纯粹中国内资公司的支付宝,继续为阿里集团及其附属公司提供优良的服务。
在上市前,阿里巴巴集团将授权支付宝使用其一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并为支付宝及其子公司提供一定的软件技术服务。支付宝在公开上市前,将支付阿里巴巴特许权使用费和软件技术服务费,包括费用报销和支付宝及其子公司税前收入的49.9%。
而一旦支付宝单独上市,阿里巴巴集团将从支付宝获得一次性的现金回报,回报额为支付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以IPO价为准),且不低于20亿美元及不超过60亿美元。
支付宝市值能达160亿美元?
尽管在双方新闻通报中,并未提及支付宝上市的时间表,不过最低20亿美元,最高60亿美元的现金补偿,也让备受关注的支付宝到底价值几何,有了答案。
此前,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相关报道,支付宝被美国的中介评估机构估值在30亿元美元左右,而根据昨日三方的协议,支付宝上市,阿里集团得到的现金回报额,为支付宝在上市时总市值的37.5%。
记者从阿里巴巴和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显示,雅虎目前持有阿里巴巴集团43%的股权,软银约持有33%的股权,而马云及管理层占24%股权。据此计算,支付宝IPO时雅虎将分得8.6亿~25.8亿美元的现金,软银将分得约6.6亿~19.8亿美元的现金。
2005年,雅虎以10亿美元及雅虎中国资产收购阿里巴巴39%股权。而自2000年以来,软银则陆续向阿里巴巴投入总计约8000万美元,获取约三分之一的股权。
此外,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推算,支付宝上市时的估值约在53.3亿~160亿美元之间,高于目前中国概念股在市场上的普遍表现。
淘宝商家不增加成本
由于支付独立,需要向淘宝支付相关费用,这些费用会不会转嫁给卖家或者消费者呢?昨日,面对媒体的提问,阿里巴巴集团CFO蔡崇信在电话会议上称,淘宝将向支付宝支付交易处理费,但淘宝网的商家不需要承担费用。协议期限是50年,此后自动续延50年。
同时,在有关阿里巴巴如何保证支付宝事件不会在淘宝身上重演的问题时,阿里巴巴集团CFO蔡崇信强调,支付宝是特殊事件,是根据政府监管的要求不得已做的决定,尽管存在监管风险,但淘宝只是电子商务企业,不太可能会出现支付宝的情况,所以类似情况不会发生。
支付宝彻底内资 “单飞”发展不现实
在三位“家长”的主导下,尽管从资本结构上,支付宝可以说与阿里巴巴集团不再有控股关系。虽然已经彻底变身内资企业,自立门户发展的支付宝,尽管面临巨大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但要摆脱阿里巴巴集团,单飞发展显然也不现实。
在转让风波初期,就有很多舆论担心,获得支付牌照的支付宝,一旦单飞,除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同时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与阿里巴巴集团不再“齐步走”,毕竟两个大老板是外资,而现在自己只是一个内资企业。
但随着昨日的一纸协议,这种担心显然成为多余,现在的阿里巴巴与支付宝的关系,与同为IT制造的宏碁、纬创“类似”,有着共同的出身,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各自独立,但仍是“打断骨头连着肉”,专业分工会各自更加明确,合作度只会进一步加强,而不是弱化。
毕竟阿里巴巴仍旧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尽管第三方支付未来会在其它领域开拓,但是根还是在电子商务上,显然这是不可能放弃的主战场。
而让淘宝、阿里巴巴选择另外一家第三方支付体系服务,也不现实,毕竟用户使用习惯,总市值超50亿美元,占据市场主要分额的支付宝,是任何一个有智慧的老板都不会放弃的。
契约=交易
“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义为交易。其本质是一种契约自由的理念,所谓契约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而由此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在的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尊重规则和重视规则的意识,就是以团队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的大局观念,就是与合作者、竞争对手实现共赢多赢的思想,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别人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新闻纵深》
当大家都有利可图时
契约精神之争毫无意义
至少20亿的美金补偿,让此前支付宝有关契约精神之争,最终以一场利益的博弈收场。
协议的达成第一时间,马云还是一如既往的强调,协议的达成可以确保支付宝拥有持续运行所需的牌照。
雅虎CEO卡罗尔·巴茨则表示,“这对于雅虎公司、雅虎的股东以及所有协议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而软银CEO孙正义则认为:尽管从股权上,阿里巴巴集团与支付宝没有股权关系,但协议将强化阿里巴巴集团和支付宝的密切关系。"
“这份协议的达成,让三方的利益均得到兼顾,无疑对支付宝的长远发展,和整个阿里巴巴的集团有利。”资深IT分析师杨兴昌表示,一份三方都得利的协议,让之前的契约精神之争变得不再有任何意义。
此前,支付宝变身内资企业,曾让舆论惊呼,这或将有悖契约精神,甚至有人把海外上市公司市价普跌也“归功”于“转移支付宝”事件。

标签Tags:
关键字:
阿里、雅虎、软银宣布,就支付宝转让达成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