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价压力、关税新政等因素影响下,奢侈品购物网站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目前,大部分奢侈品购物网站都宣称国际大牌正品常年折扣在2至8折,诱人的价格为这些网站迅速聚拢了人气。网购奢侈品是否真能带来如此大的实惠?
林小姐近日花3500元在某知名奢侈品购物网站购买了一款Lancel帆布包。当时,网站上的产品介绍称,这款提包为2010年新款,价格却比市场价便宜1500多元,觉得很合算的林小姐没有多想就下了订单。然而不久后,林小姐在百盛逛街时却发现自己购买的其实已经是一年前的旧款,心里顿时添了堵。“百盛和SOGO专柜小姐都向我确认了,我买的包是2009年旧款,并不是什么2010年的新款。”林小姐表示,只要自己喜欢,是否是新款其实并不重要,但网站的不实宣传还是给她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消费体验大打折扣。
一位网购达人总结自己的经验称,为数不少的奢侈品购物网站其实更像是网上OUTLET(网上折扣商城),虽然全场平均折扣低,仔细比较就会发现,折扣较大的产品都是过气产品,商家并不会为此做出详细说明,“即使是入门级的奢侈品爱好者也应该记住,低廉的价格可能会让你买到同样印有Hermes商标的皮包,但一定买不到经典的Kelly和birkin。”
除此之外,虚报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很受伤”。网上贩卖的奢侈品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便宜,因此,为了刺激消费,一些网站往往利用消费者对于产品详细信息不够了解,夸大折扣力度。王小姐想通过奢侈品购物网站购买一瓶面霜,网站称市场价格为1600元,而网站售价为1435元,节省了10%。不过,王小姐查询面霜的官方网站却发现,其在中国地区的市场价格为1500元,按此计算,购物网站给出的实际折扣只节省了4.33%。
专业人士表示,网络上鱼龙混杂,消费维权问题很多。消费者在网购奢侈品时除了要提前了解产品信息,必要时找专业机构鉴定,在消费过程中,还要注意保存证据,如广告截屏、交易网页、票据、手机拍摄的图片等,否则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维权将非常困难。

标签Tags:
关键字:
网络上鱼龙混杂,网购奢侈品要擦亮眼睛
|